整个修行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学,第二个是悟,第三个是修,第四个是证,第五个是用。
第一个阶段就是学。这就是我们初步的下手,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修行的门路,广泛地积累福德智慧的资粮。
第二个阶段就是悟。我们这么几天以来所听闻的在生活中间实践的这些智慧观照,要能够用之于实践,烦恼就会逐步地由多变少,乃至于根尘脱落,能够证到一念不生全体现,显发我们灵知不昧的真心、真如本性。
第三个阶段就是修,悟后起修,在六尘境界上面去磨练。乃至于好像禅宗的祖师那样,好像三祖僧璨祖师一样,故意到一些逆境去磨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看自己的心在这种逆境之中还能不能够做主,这样地在六尘境界之中来磨练。
第四个阶段就是证,亲证到真如本性,也就是《首楞严经》上所说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净极的时候,自性智慧的光明遍满十方,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彻证本地风光,亲见本来面目,这是证悟。
禅宗里面所说的“三关”,所谓不破初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不要认为说闭关好像把自己关起来就是闭关了,其实不是这样。你没有比较高的基础,你闭关也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的。
初参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二步,悟的境界。你能够悟入了,你这个意识的分别,第七识末那识的执著截断了,这是破初参。这个时候你真正地悟入了,所谓如实知自心,学习看见我的心,这就是觉悟了,这是初参。重关,就是悟后起修。
第三关,就是最后一个牢关,牢关就是说我们能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而且由体起用,利益一切众生。
云门文偃禅师,在乳源县的云门山大觉寺,他是开山祖师,他经常接引学人的方法就称为“云门三句”。云门宗参禅的方法就是这三句,所谓第一句是截断众流,你这个意识之流、妄想之流一下子就截断了,就是说你这一下妄心息灭,真心显发,这是截断众流。第二句就是涵盖乾坤,悟后起修。第三句是随波逐流,任运度众生,寂照同时。
第五个阶段就是用,由体起用,广修六度四摄,随缘利益众生,即色即空,了无罣碍,心无罣碍。
----节选自大愿法师《六祖法宝坛经略讲》
更多文章:
怎样去“恒顺众生”呢?
我们该如何去面对痛苦?
肉身和能量身怎么可以交换呢?
“善”,自己内心首先要有幸福感
修行不是忍受,而是由接受到享受
2018年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迎来了2019新的一年,六祖寺禅文化古琴禅修班也历经了两年的的时间与考验。
2018-12-30
2018年12月30日上午,慈济法师为六祖寺菩萨戒同学会首届学修营开讲题为“什么情况下是犯戒?”的讲座。
2018-12-30
2018年12月30日下午,六祖寺菩萨戒同学会首届学修营在智善法师与慈明法师带领下进行诵戒布萨仪式演练。
2018-12-30
悉发菩提心、俱受菩萨戒——明良大和尚和您说说菩萨戒、菩提心的那些事
2018-12-30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人生最悲哀的是,莫名其妙地来了,浑浑噩噩地活着,稀里糊涂地走了,空在人间走一
2018-12-30
财富自在是做事的成功,幸福快乐是做人的成功,觉醒解脱是开启真心的成功。
2018-12-30
禅宗的历史是一段令中国佛教自豪和骄傲的历史,历代法门龙象辈出,灿若群星、薪火相传,续佛慧命。
2018-12-29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201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