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亲子教育的目的是让儿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禅与亲子教育》 by 大愿法师

2016-7-8 13:55

  很多人做了父母,但不知道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要教他(她)学什么。很多人都是忙忙碌碌教孩子先学很多知识,背唐诗、学弹琴、学画画,但其实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做自己,开发自己的天赋、潜能,这个才是关键。所以第一点是先学做自己,再学做人,再学做事。

  1.最先学做自己,再学做人,再学做事

  前一段时间,北京四中的校长写了一篇文章《让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在手机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停地、疯狂地被转发,可见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确实,做中国的小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父母亲以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小就被要求背唐诗、弹钢琴、学英语等等,失去了天真快乐的童年。这是由于很多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儿女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愿望当然是美好的,但是方法是扭曲的,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实质上是摧残孩子,就像是一棵幼苗,一开始就把它摧残了,扭曲了。确实,人人都渴望这一生中能够成功,但是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优秀和幸福。成功是需要外部条件的,但是优秀和幸福是完全可以自主获得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是两样东西,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而这两者都离不开智慧。因此家长要陪伴儿女在大自然中玩耍,在生活中学习,而不是逼迫他去背唐诗,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建立与自己内心的联系,联通大自然的能量。

  我们是自然之子,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跟自己生命的本源建立联结,这个就是学习做自己,只有做自己才有自信。老天爷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就充满幸福,这一切都离不开与生命本源的联系。

  “四书”里面有一部是《大学》,《大学》的“三纲领”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实“明德”就是学做自己,“亲民”就是学做人,“止于至善”就是学做事。

  明德,就是我们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就是真如。佛教称为“真如”,王阳明称之为“良知”。“明明德”其实就是“致良知”,就是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就是跟我们生命的本源建立联系。

  “在亲民”,朱熹把“亲”解释为“新”,就是日新又新,使人人都能够去除内心的污染,苟日新又日新。王阳明认为“亲民”,其实不要把“亲”解释作“新”,她就是“亲”,就是把天下人都当做自己的骨肉至亲,有爱心,当然这就是最好地学做人。

  “止于至善”就是使自己和所有人共同达到至善的境界,“至善”就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也就是孔子所描述的最高境界,大人君子的境界。孔子说:“夫大人君子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样其实你就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你的心胸、你的境界就是遍满法界的。

  所以说抓住根本,何愁枝末。教育小孩子,在亲子教育阶段不要让他盲目地学那么多知识,学校里就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学了,你要抓住最根本的,那就是什么?就是生命教育啊,就是本性的、生命的鲜活智慧的教育。有智慧的父母不会逼迫孩子去背诵枝末的各种知识,而是顺应孩子童年时期喜欢玩的天性,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做自己,建立自信,在玩耍中建立跟自己生命本源的联系。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才是最重要的大根大本、立定脚跟的生命教育。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哈佛大学最启发心灵的人生课》美国罗伯特·卡普兰所著。这本书首

  先讲了解你自己,包括评估你的长处和短处,找到你的爱好和激情所在,更深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潜能。目的不是帮你赚更多的钱,也不是爬到更高的位子,获得更多的权力,这些其实都容易实现。因为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你足够优秀,你一定会成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所以目的是帮你实现内在的成长,让你挖掘天赋潜能,使你更优秀。

  当然,对于佛弟子来说,佛经之中关于打开心灵之门的法门就更多、更殊胜、更不可思议了。比如说《大宝积经》有四十九会,一百二十卷,其中有一卷叫做《妙慧童女经》。这个请法的人很了不起,她是个八岁的小女孩,就能够很有智慧地出来向佛请法,所以就留下来这一部经《妙慧童女经》,这是个顶呱呱了不起的小孩子,八岁呀!

  八岁的妙慧童女向佛请法,就提了十个问题。

  云何得端正大富尊责身

  复以何因缘眷属难沮坏

  云何见己身而受于化生

  千叶莲花上面奉诸世尊

  云何能证得自在胜神通

  遍往无量刹礼敬于诸佛

  云何得无怨所言人信受

  净除于法障永离诸魔业

  云何命终时得见于诸佛

  闻说清净法不受于苦恼

  大悲无上尊唯愿为我说

  前三个问题是关于现实人生的圆满怎么实现,后七个问题是出世间如何成就解脱、成就生命觉醒,佛陀就给她作了圆满的开示。所以这个是很了不起的亲子教育的法宝和经典。佛经之中这一类关于亲子教育的智慧经典还有很多。

  2.接通宇宙能量的方式——致良知

  做自己,就是建立与自己内心本源的联系,不能做自己就会导致悲剧。与自己内心本源联结,就是深信我们绝不仅仅是一种只知道吃喝拉撒、受制于自然规律的生物。而且更是一种拥有道德与人格,能够探索宇宙和人生意义的,并且拥有理性、智慧和自由意志,能够决定自己行为的智慧生物。我们不仅仅只是一种活在四维时空(长、宽、高、时间)中卑微的肉体生命,我们更是拥有终极关切,能够通过精神和灵性的更高维度与天地万物和宇宙本源重新建立联结的无限的灵性生命啊。生命的本源,王阳明称之为“良知”。他写有《良知四句教》来总结他一生的学问和悟道见性的境界。

  《良知四句教》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就把我们真心的体相用都描述清楚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学会做自己,学会做自己是要建立跟自己生命本源的联系才会有真正的自信,一个人不能做自己就会导致种种悲剧。比如说,台湾曾经有个年轻人,他们是家族企业,很大的上市公司。他父亲很希望他去美国读医学博士,但这个小孩的兴趣是音乐,他就不想去读医学,父亲认为这个音乐没什么用处,还是要他去读医学。这个儿子很孝顺,被迫去美国读书,书念完了,最后他也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但是在颁发学位的前一天晚上,这个男青年跳楼自杀了。然后他留下一封遗书给他的父亲:“老爸,明天请你代我去领学位证书,那个证书是你要的,不是我要的。”所以做父母亲一定不能够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女身上,要让儿女做自己。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自由的、完整的生命,不是某一个人的物品,所以要有平等和尊重。

  我们就把“亲子教育的目的——让儿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讲圆满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