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大学直指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3 21:05

  这个“中”,准确的音就像河南话,河南话说这件事情这样做好吗?河南人总会说中(zhǒng),我学不标准,应该准确的音是那个音。这个其实很多字都是中原音才对。所以“虽不中”,我们要念“中”,普通话来念,其实是还是会有一点差异的。

  这一段就是引用到周成王给康叔的《康诰》,《尚书》里面的一篇,上面所说“如保赤子”,就是执政、治理国家的人,对人民要爱护。爱护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如同保护自己刚刚生下来的独生儿子一样,如保赤子,那就比自己的生命还更宝贵。这样的爱惜的心,这样的仁慈的心,这样是治理国家的人,如保赤子,用这样的心来对待民众。

  但是,有一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去做可能还达不到。但是只要诚意正心去努力、去达到、去追求达到这种境界,虽不中亦不远矣,也不远了。曾子就打了一个很浅的比方,就譬如女子出嫁。女子要嫁人,她不可能先去学如何养儿子,再去出嫁,不可能是这样的。她结婚以后,由于母子的亲情是天性,所以她自然地就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养子之道。这小孩子很小,他也不能说话,但是因为母子天性相连,所以母亲自然就可以感应到、可以感知到儿子需要什么,什么是最好的抚养他、照料他的方法,这个就是一种天性的感通了。

  那用这个比方就说明什么?就说明同样的,君主要治理国家、关爱民众,你也要是纯粹地出于天性。怎样才能够出于天性?你首先要能够明明德,你明明德以后,你自然能够明白老百姓的需要。

  上古文化都相通,你看老子也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什么固定要表达的见解或者想法,他以老百姓的需求为需求,以老百姓的心为心。事实上怎么样可以达到?你能够明明德,你就可以达到。你不能明明德,你认为这个很神秘;能够明明德,任何天下人的心,你都能够感知到。

  那么其实“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的徒孙也就是孟子,他在他的书里面《孟子?离娄下》里面也说了一段话:“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那么大禹治水他很紧迫,为什么?因为他要救那些被洪水所困的老百姓。孟子说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心心念念都想着天下老百姓还有蒙受洪水之灾的,他会很急——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进了洪水一样,心里很难受,恨不得马上把他们救出来,马上能够平息洪水的灾难。

  后稷是管农业的,社稷,这个“稷”就是指农业庄稼。后稷他就心心念念想的,是天下老百姓里面还有饿肚子没有饭吃的人。他就会也很急,希望消除他们的饥饿之苦,就好像是自己让他们饿肚子一样,觉得很惭愧。所以他们对于解除老百姓疾苦的事情就会非常重视,并且都抓得很紧。这样是上古的内圣外王的贤君,治理天下是真正如保赤子,这样地来治理国家。

  当然了,原来的这个国都很小,现在的国家很大。怎么样能够真正的通过内圣外王,来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乃至于说我们管理自己的团体,公司也好、其他团体也好,怎样能够真正运用这些方法,去做到内圣外王,那么是有很多具体的方法的。

  比如说,我们这个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岐山。前几个月王岐山就专门推荐了一本书,就是法国托克维尔所写的一本书《旧制度与大革命》,应该有人看过了。这本书就思考了几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繁荣反而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其实它之前是很繁荣的,为什么反而加速了这个大革命的到来呢?因为它这个特权阶层有很多他自己不肯放手。那么为什么法国人先要改革后要自由等等。这本书其实我们如果来参考、来跟这个大学之道对应着来读,也是能够更深地来领悟大学之道。

  藕益大师的解说:

  【妙在心诚求之四字,正与下文民好、民恶相合,又与上文五个辟字相反。此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慎独中来。】

  总而言之,是希望我们不断地激发内在鲜活的智慧,明明德,而不是去听一些,或者自己心里面没有明白,没有亮堂,只是表面上在行为上自己压自己,去遵守一些规范,这样你没有学到真正的大学之道,要用生命来体验大学之道。

  好了,明天我们就是圆满的一讲了,愿天下太平。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