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讲

《大学直指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3 21:05

  各位善知识,我们今天就进入到《大学直指》的第三讲。大家先看我们这个书的第354页,那么昨天已经讲了诚意,那么我们继续看底下: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那这一段就是曾子引用《尚书》中的三篇,以历史人物为例,来说明怎样做到诚意、不自欺。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

  就是我们说诗、书、礼、乐、易、春秋,《尚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国第一部政治文献汇编,是夏、商、周三代历史档案的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础指南,也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本源。

  那么《尚书》上面所记载的时代是上至尧舜,下迄春秋1000多年的时间跨度。那么孔颖达曾经奉朝廷之命作了一部《尚书正义》,那么就把《尚书》的文体分为十类,但是我们现在来看就觉得很繁琐了,大概地可以把它浓缩归纳为六类:典、谟,训、诰、誓、命这么六类。

  第一类就是典,比如说《尧典》、《舜典》。

  第二类就是谟,谟也就是谋划,谋略的谋。比如说像《皋陶谟》,还有一种是《大禹谟》。但是也有考证说,这个《大禹谟》这一篇是伪造的,是三国末年的时候魏国人王肃,他所伪作出来的。那中间有一些话我们都是很熟悉的,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出自于这里面。但是也有考证说这一篇是伪作的。

  第三类是训,比如说《伊训》。

  第四类就是诰,告谕,比如说就是《康诰》。诰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康诰》是周成王派他的那个叔叔,康叔去治理商朝的遗民,临行之前给他的一篇命令,《康诰》。

  第五类就是誓,发誓的誓,誓言,比如说《汤誓》、《秦誓》。

  第六就是命,《文侯之命》等等,这个都是属于命令。

  这个《虞夏书》里面的有一篇《禹贡》,是中国第一篇地理学著作。那么还有像《尚书·洪范》,是专门讲哲学的。

  那么曾子所引用的《尚书》上面的这些篇章,主要是为了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诚意”、“毋自欺”的学养,那么他就引用了《尚书》里面的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周书?康诰》。那么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建立周朝之后,他只活了四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就是周成王,还很年幼,那么就由周公旦来辅佐国政。那么这个时候,因为另外的管叔和蔡叔就心存不满,所以就发动了叛乱,周公就代表周成王平定了管叔蔡叔之乱。还要治理商朝的遗民,所以就再派康叔,把他封到殷商之地来治理殷商的遗民。临行以前周公旦就奉周成王之命向康叔发表诰词,告诫他如何来治理国家。那么其中有一句就是“克明德”,“克”就是能够,能够明德,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大学》所说的“明明德”。

  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也就是说他是周成王的亲叔叔。

  《康诰》是这样说的:你是我年轻的叔叔,我封你为一方诸侯,那么你要追忆你的父亲,追忆你伟大英明的先父周文王治理天下有方。周文王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能够明德,克明德,慎用刑罚,所以其实这个词它完整就是克明德慎罚,慎用刑罚。这个是周成王要求康叔要努力做到明明德的境界。

  第二篇就是《尚书?商书?太甲》篇。上面说:“先王顾諟天之明命。”这一篇其实就是当时商朝的贤相伊尹,他告诫太甲王的。商汤王的玄孙太甲非常年轻,他继承帝位以后,耽于游乐,昏庸无道,因此当时比较贤明的相国伊尹就把他流放到商汤的那个桐宫,桐宫是商汤一个安放之地,他过世以后他安葬的地方。让太甲王在那个地方反省。反省了3年之后,太甲省悟过来了,改过自新,伊尹又把他接回到国都亳,让他复位,并且作了三篇文章来告诫他、敬告他。第一句就说:“先王顾諟天之明命。”就是你要追念你的祖先商汤王,商汤王能够随时随地觉照起心动念的这个善恶,能够明白天命的作用。

  “天命”是儒家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天命其实就是指我们生命的本源,也是指天性、也是指明德。不管用什么词汇,其实都是指这个生命的一个最根本的本源。我们学《中庸》,《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儒家的理念。

  那么第三篇就出自于《尧典》。《帝典》曰:“克明峻德。”《帝典》就是指《尚书》里面的一篇《虞书?尧典》。《尧典》就记载了帝尧禅让帝位给大舜,并且公议百官等等内容。

  《尧典》一开始就说:“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那么“克明峻德”其实就是说明,帝尧能够完成内圣外王的最高道德。那我们看到曾子写文章是由近及远,儒家讲修养就是这样的,一定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渐渐地扩大到身边,扩大到天下。

  曾子他写文章也是由近及远,先是由比较近的周文王,上推到商汤王,再上推到帝尧,使我们能够以这些历史上的做到了内圣外王的圣贤为榜样,来做明明德、诚意的修行功夫。

  这是第一个要点,曾子引用了《尚书》上面的三篇文章里面重要的话来告诉我们怎么样来修诚意,特别强调的就是要能够克明德、克明峻德。

  第二个要点:就是皆自明也。

  我们先看蕅益大师的这个解说。

  【由武公而遡之文王。遡之成汤。遡之帝尧。皆是自明。自明。即致知诚意也。即躬自厚也。即修身为本也。即知所先也。】

  那么,自明就是把自己内在的美好德行的光辉能够开发出来,其实就是明明德。明德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我们本具的这个明德,能够让它的这种智慧光辉能够开发出来。人人皆可为尧舜,这个就是指我们的性德,指我们本具的明德。我们以帝尧、商汤王、周文王为榜样,也能够做诚意的功夫,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也能够成为圣贤,也能够内圣外王。

  那么下手的功夫就是致良知,就是诚意、慎独、修身为本。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这个三段都是讲诚意。其实意就是指起心动念处的当下一念,而诚就是明德。念念不迷,不落入到惯性思惟,不断地涌现出鲜活的智慧;念念不迷,不落入到欲望情执,不断地由天性中涌现出慈悲;每个念头都是全新的,每个念头都是遍满法界的,都是无局限的,这个就是做诚意的功夫。所以这个三段里面都有一个关键字,就是“新”。三段都有重点的就是一个字“新”,能够“日新”、“又新”就是诚意。那么可以分为四个要点: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