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慧日书院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第三个要点:就是蕅益大师,用法相唯识学中间的转八识成四智来说明。

《大学直指学记》 by 大愿法师

2016-7-3 21:05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这个解说。

  【说个明明德于天下,便见亲民止至善,皆明德中事矣。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非有,方知内所缘缘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心内之善,方名自谦,方名慎独。又只一明德,分心、意、知三名。致知,即明明德。】

  你看这个就都是说得非常透彻称性的话。你看善和恶不是从外在去判断去看,而是教我们怎么样?力去内心之恶,心里面跟天理不相应的部分要去掉;力行心内之善,一直去明明德,这个才是真正的善,这样才叫做慎独的功夫。

  那么真正要格物,就是要观所缘缘,就是观由见所取的相,外所缘缘是所缘之境,内所缘缘是能缘之心。关键是要让我们这个能缘之心不被外境黏住,这样是格物,逢缘对境的时候,去掉我们内心的执著,破除人我执、法我执,才是真正的格物。

  那么正心就是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诚意就是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致知就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这个才是致良知。格物就是了知内而身心,外而器界,乃至于家、国、天下都是自心所现之物。这样子都能够在这个中间破除执著,那么当然就能够照亮自心、就能够显露明德,这是明明德。

  那么,《大学》所讲的达到内圣外王有八目、有八次第,在佛法上来说,陈健民阿阇黎也说过佛法修证的八次第,也就是:

  “以无常钱,买出离土,筑戒律墙,下菩提种,施定力肥,浇大悲水,开般若花,结佛陀果。”

  学佛的心要,其实在这个八次第里面就包含了。

  好了,那么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其实这个《大学》非常重要,你看它应该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个彻底的洗礼。我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就是要能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活着的意义就是要能够实践大学之道。那明天我们继续来看怎么样来实践,回向一切众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贡献]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章
返回顶部